柏林,乘載了多少歷史碎片和記憶痕跡,參照《城市的精神》的作者貝淡寧和艾維納的陳述,一個充滿衝突記憶的城市,玻璃帷幕的建築表徵、透明了柏林人對過去的反省和學習和解。

(柏林最讓人驚豔的,就是他們縝密的鐵路網。)

 

這次有了地陪,帶我們走過柏林的一些巷弄。不過當然的,還是要品嘗德國的道地珍饌,「德國豬腳」。

德國豬腳有分兩種,一種是火烤的,價格比較高,名字是Schwein Haxe,另一種則是水煮的柏林豬腳,名字是Eisbein,嚐起來軟中帶嚼勁,味道沒那麼重,較多是鹽水的鹹味,搭配一旁的金黃馬鈴薯potato dumpling和酸菜,兩人一份足以抱著肚子離開!

(柏林水煮豬腳Eisbein)

 

說到代表性的建築,就不能不提到國會大廈,看到建築物上寫著dem Deutschen Volke,直譯就是德國人民發聲的場所,能感受到國會大廈在德國人心中占有多大的份量。

 

布萊登堡門(Branderburger Tor),古典主義風格建築,值得觀光客留影的地方,一旁就是菩樹大道,,由普魯士國王菲特烈●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,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勝利,此後也見證了柏林大大小小的各種戰役。


 

 

飯後我們到了「猶太博物館」,紀錄了二戰時期納粹對於種族迫害和淨洗的紀錄,館內有當初集中營的空間仿製、猶太受害者的日記和手稿信以及戰爭時期遺留的照片們,對於歷史過去種種,德國人其實充滿了歉疚和反思,曾經加載於他人的恐懼和暴力,德國人透過博物館和紀念碑的建立,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再重蹈歷史覆轍。

 

  

        

 

晚餐是香腸(Wurst),德國人很愛用豬肉製成各

式食物,香腸也有各式各樣,而今晚我們吃的是咖哩香腸,淋上滿滿恐怖的番茄醬和黃芥末,搭配一瓶柏林啤酒,在微風徐徐的夜晚,漫步於柏林街頭,會有莫名成為Berliner的自在從容。

 

 

有種對柏林人的說法是「Berliner Schnause」,意指柏林人遲鈍、刻薄,但如實地走進這城市,發現柏林人不是遲鈍,而是有自己的步調,不是刻薄,而是恣意地活著。

arrow
arrow

    ivanfro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